close
博客來66折 | 全館即時榜 | MUJI無印良品 | STARBUCKS星巴克 |
黑白道台灣 |
所謂不斷認識自己的無知是人類獲得智慧的表現。 |
以下是本書的內容簡介: 《熙攘之間》後的《黑白道台灣》 潘松帶在大山大河後的外一章 做為外省移民的潘先生來看台灣,似乎有更犀利的眼睛,單單一個土地重新規畫登記,便呈現出細膩的人性糾葛與各自想像虛構的畫面來,有如眼前上演的人生劇場。 再一次,《熙攘之間》書寫的是潘先生從大陸輾轉到香港乃至台灣的大時代個人經歷,作為渺小的漁民,難逃政治變遷荼毒,從漁民變身教師的過程。而《黑白道台灣》便是延續在《熙攘之間》後的台灣生活,同樣在時代動盪下的演變進程,如何在個人身歷其境的軌跡裏,探看大時代的身影。 是的,《黑白道台灣》仍然是自傳體小說,只是,這一次純粹在說台灣,說得比土生土長的我們所看見的台灣,更巨細靡遺。潘先生的自傳體小說,讓我們有幸留存那特別時代的獨特身影。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潘松帶 1934年出生於廣東省沿海一個小漁港馬鬃鎮,自幼失孤失怙,歷經國共內戰、共產黨土地改革與階級鬥爭,三度搭漁船偷渡逃生,輾轉從香港到台灣,任教於國民小學,見證國民黨的白色恐怖。文章散見於《師友月刊》、《國文天地》、《中華日報》等報刊雜誌。 序推薦序《熙攘之間》後的《黑白道台灣》潘松帶在大山大河後的外一章 陳念萱 我出生在台灣嘉義市的空軍眷村,至今年屆耳順,理論上,我該對台灣非常熟悉才是。很遺憾,又很幸運地,編輯出版了潘松帶先生近百萬字又濃縮成六十萬字的大長篇小說《熙攘之間》,橫跨兩岸三地的時代變遷自傳體,讀來跌宕百轉而氣勢磅,連著三天三夜看完,仍意猶未竟。數年後,已過八十高齡的潘先生,竟又完成了二十多萬字的《黑白道台灣》,僅僅數頁,便已清晰瀝瀝地讓人看見台灣,實在佩服。 做為外省移民的潘先生來看台灣,似乎有更犀利的眼睛,單單一個土地重新規畫登記,便呈現出細膩的人性糾葛與各自想像虛構的畫面來,有如眼前上演的人生劇場。 再一次,《熙攘之間》書寫的是潘先生從大陸輾轉到香港乃至台灣的大時代個人經歷,作為渺小的漁民,難逃政治變遷荼毒,從漁民變身教師的過程。而《黑白道台灣》便是延續在《熙攘之間》後的台灣生活,同樣在時代動盪下的演變進程,如何在個人身歷其境的軌跡裏,探看大時代的身影。 是的,《黑白道台灣》仍然是自傳體小說,只是,這一次純粹在說台灣,說得比土生土長的我們所看見的台灣,更巨細靡遺。 很巧地,故事收尾時,作者提到《南方周末》採訪記者陳一鳴,恰恰是數日前我在金門演講海報用圖像的攝影師。緣分,有時就是這麼一溜煙,在不經意間飄蕩遊走,而人生看似漫長的數十年,在這本小說裏,竟如夢似幻地流動在眨眼間。 謝謝潘先生的自傳體小說,讓我們有幸留存那特別時代的獨特身影。 作者自序 (一)關於《黑白道台灣》這素材,大約在二十幾年前,也就是寫《熙攘之間》的同時,就已陸續浮現於腦海。只因《熙攘之間》屬「大河小說」,細寫必然影響其節奏,且又恐部頭過大,不得不「割愛」。然而那些事情,筆者又忘不了,且很想告訴讀者,故而便決定,有天把好些不易安排的故事另寫成一書,就當作《熙攘之間》的側寫;並企圖於完成《熙》書之後,接著就動筆。 想不到,《熙》書尚未完成,筆者卻已累得出現好幾位醫生都說不出「病因」的怪病:後來一位台大的陳姓教授指出,是因寫書的壓力引起的。接著又患了「移位性皮膚炎」:幾可以遍體鱗傷形容。兩三年中,看了好幾個醫生俱不見療效,難過異常。兒子認為可能得了皮膚癌,要我去做「徹底檢查」。其實,好幾個醫生早已檢驗過:都說我的血液中並沒有癌細胞。百般無奈之下,只好帶著尚未完成的《熙》書,返回溫暖的彰化老家,準備忍耐著待《熙》書完成,便自我解脫。 回彰化沒幾天,適巧有一直銷叫「鰻骨髓精」的鄰居上門推銷產品,居於人情便買了一罐,想不到才吃幾次即見療效,繼續服之,如今也只可說,已好了百分之九十。鄰居說,回彰化是老天為我安排的、我遇到了貴人;我則打心裏苦笑:或許上蒼認為,筆者尚未完成今生的使命,不輕易放過我,要我在身心仍能承受的情況下,繼續苦撐下去——是故,二○一一年《熙攘之間》始得全書完成。 (二)《黑白道台灣》不至於「胎死腹中」,首先要感謝的是「老」同事:小我二十歲的書法家吳明宗老師。因後來由於《熙》書累了二十八年,我怕了,也就不想再寫了。他遠住台南歸仁,卻每十天八天就打次電話給我,而且每次一聊就半個小時以上,而即將掛電話時總不忘鼓勵我幾句:「寫啦寫啦,就當作打發無聊好了……」久了,居然令我動心。 (三)至於書中某些能以「台語」表述,則要感謝另一位老同事李瑞隆先生。因就我的見解:諸如從來沒受過學校教育、道道地地的台灣的老一輩,對話(包括心理活動)等,若以國語表述不但不自然,就寫實文學而論乃說不通的。因而於我構想,遇到此類人物說話等,若能以「台語」表述而又不影響一般讀者理解者,就盡可能用台語敘寫,如此既合理又「親切」一些。李瑞隆老師對於台灣的民俗、掌故、以及俗話等的理解之精切,非一般人所能想像。《黑》書中絕大多數的台語語彙,都得之於他的協助。特於此一併申致謝忱。 |
熱門書: |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